英才招聘在线留言网站地图

欢迎光临鸿瀚官方网站!

大家都在搜: 车辆用油长城工业用油橡胶填充油环烷油石蜡油厂家基础油

13813875908 / 13813875908
当前位置首页 » 鸿瀚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答 » 石油是如何走上餐桌的?

石油是如何走上餐桌的?

返回列表 来源:鸿瀚 查看手机网址
扫一扫!石油是如何走上餐桌的?扫一扫!
浏览:- 发布日期:2016-09-28 15:09:40【

古语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生产出可以满足我国众多人口所需的粮食,不仅关系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意义重大。

要完成这一项重要的使命,需要社会多个方面的协助,自然也离不开石油工业的支持。那么,石油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们的餐桌的呢?

粮食的“粮食”——化肥

人们的食物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土地的馈赠。土地需要不断补充营养,才能为人们提供足够的粮食、蔬菜和瓜果。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自然界中的天然有机肥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生产需求,所以人们逐步探索并采取化学方法来合成肥料。这种合成肥料叫化学肥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化肥,如硝酸铵、硫酸铵、尿素等氮肥。

无论哪一种氮肥,都是以氨为原料制成的,所以合成化肥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合成氨。氨是由3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制造氮肥需要大量的氮和氢: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可以分离和利用;而石油和天然气中含有大量氢元素,所以它们就成为制造氢的主要原料。不过,轻质原油本身就有很多用途,以它为原料制氢的经济性不高,所以目前制取氢的原料主要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天然气。

数据显示,肥料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在40%以上,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2143.5万吨,连续3年稳定在60000万吨以上。果树现在的使用量已经达到每亩36.7公斤,蔬菜每亩24.3公斤。可见,化肥对农作物增产丰收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印证了“化肥是农作物的营养品”“化肥是粮食的‘粮食’”的说法。

目前,我国用9%的土地,生产了世界上20%的粮食,却使用了全世界35%的化肥,农业滥用化肥的现象严重。不过,国内外的一些实践也证明,科学合理地使用可以做到化肥农药减量而粮食不减产。现在我国已经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这意味着我国农业将努力告别以往粗放式增长模式。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为35.2%,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6.6%,比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化肥利用率提高2.2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氮排放47.8万吨、节省100万吨燃煤。

可以直接吃的“粮食”——食品级润滑油

如果说化肥只是“躲”在农作物幕后的无名英雄,那么也有直接走上餐桌的石油产品。它就是食品级润滑油。

在食品工业中,可能与食品发生接触的部分都需要使用食品级润滑油,所以食品级润滑油及其添加剂必须是无毒无害的。即使偶尔接触到食品也不会污染食品,不会危及食品的卫生安全。由于食品机械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如高/低温、高湿度等,用猪油、花生油和色拉油来润滑食品机械的方法并不可取:首先,其润滑性能远远比不上专业润滑油;其次,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它们容易生长细菌、发霉变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污染食品。所以,人工合成的食用级润滑油广泛应用于豆浆机、榨汁机、微波炉、烤箱、面包机等润滑领域。

食品级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添加剂调配而成。基础油一般是用石油加氢裂解的精制矿物油,如聚α-烯烃(PAO)。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基础油,组分纯净单一,不含硫和芳香族成分,具有天然的疏水性能。近年来欧美等国家生物基础油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达到了合成油的性能,加上天然的无毒、高黏度指数和环保的优点,已开始大规模应用,如食品饮料、酿酒、肉类和家禽加工、奶制品、烘焙食品、制糖、医药、粮食加工等。

禽畜的“粮食”——石油蛋白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人们摄入的蛋白质来源主要是肉、蛋、奶和豆类食品。一般而言,来自于动物的蛋白质有较高的品质,含有充足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人类食用的动物中,它们的蛋白质是从哪里来的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解绶启研究员介绍,目前我国水产饲料常用的蛋白原料主要包括动物蛋白源、植物蛋白源、发酵蛋白原料以及单细胞蛋白源。其中,应用最广的就是酵母类蛋白原料,酵母蛋白将是优质的水产饲料蛋白源和添加剂。

生产人工蛋白质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种来源是从石油中提取。这一设想最早是德国科学家费利克斯?尤斯特在1952年提出来的。

在自然界中,生存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中有一些靠“吃”石油为生:它们选定正构烷烃和甲烷作为自己的食物,从而可以“生产”出大量人类需要的蛋白质。利用它们的这一特性,可以从石油中提取合成蛋白:先从烃类中提取石蜡,向石蜡中加入硝酸盐、磷酸盐、钾盐等。由这些物质和水配制成细菌培养基,在32~34℃、具有一定酸性的条件下,向培养基中放入一种爱吃石蜡的细菌(食蜡菌)。这些完成了脱蜡任务的石油酵母,一个个吃得白白胖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制成无毒高蛋白的精饲料,用于喂养家禽和家畜。

这种如同奶粉一样的石油“蛋白”,每100克中含有42克蛋白质、3克核酸和一些维生素,而鸡蛋或瘦肉中每100克中仅含有14~20克蛋白质。可见,1吨这种微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大约相当于2吨瘦肉、3吨鸡蛋或12吨牛奶的营养价值。有人估计,如果全世界每年开采20亿吨石油,用其中的2%作原料就能生产出250~300万吨蛋白质,满足2亿人一年的营养需要。不过,当前人们对石油蛋白还存在着一定的质疑。目前,合成蛋白质暂时只作为动物和鸟类的饲料。

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进口了一些饲用石油酵母,其粗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上,其中赖氨酸与鱼粉接近,蛋氨酸或含硫氨基酸明显偏低。从能量角度看,饲用石油酵母要优于鱼粉。

石油不仅可以保证和提高粮食的产量,它还参与到食物的保鲜、染色以及调味等过程。例如,塑料大棚在农业中的应用,使得植物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茁壮生长,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种新鲜的蔬果;制冷设备最常用的冷冻剂液氨,可用于食物的保鲜和储存。

石油与食品的渊源还有很多,在人们的生活中石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一瓶500毫升的纯净水,经过发现水源、开采、净化、装瓶、运输等环节,最后摆在你面前,一共需要消耗167毫升的石油,消耗约1/3瓶石油。据专家估算,如果把生产食品间接消耗的石油也计算在内,那么人一生要消耗掉石油大约551千公斤。

当人们在饭桌前与亲人开怀畅饮的时候,可能想不到千里之外石油工人们开采出来的黑色原油与餐桌上琳琅满目的菜品之间竟然有着这样密不可分的关系。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如果有一天石油资源枯竭,人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无油可用的窘境,恐怕连填饱肚子都是一个让人头痛的大问题。